近年来,文博旅游蔚然成风。在河南洛阳,为加快推进当地博物馆管理运营机制改革等,洛阳市委政研室对先行地区经验做法进行了梳理分析,并提出工作建议。
10月7日,这篇《关于深化博物馆体制机制改革的调研报告》刊发在洛阳市委政研室微信公众号上。
报告中提到了两个案例,其一是苏州博物馆。洛阳市委政研室分析,苏州博物馆在文物资源活化利用方面走在了全国前列,它坚持公益性和市场化相结合,在履行好公益服务职能的基础上,运用市场化思维推进文化创意产品开发和运营;苏州博物馆还在做好本馆资源挖掘利用的同时,通过联合开发、IP授权等模式,积极与其他文化文物单位、平台企业、大型商场等开展合作,健全利益联结机制,拓展市场发展空间,实现优势互补、收益共享。
另一个案例是成都博物馆。调研报告称,成都博物馆为充分调动博物馆发展文创产业的积极性,探索建立多元运营激励机制,明确博物馆科研成果转化、IP授权、特展(临展)收费和国有资产投资等收益按规定纳入本单位预算统一管理,主要用于丰富公益文化服务、藏品征集、文创研发和对参与人员的绩效奖励。建立以创新价值、产业贡献和基础服务为导向的分类评价体系,推动绩效工资分配向业务骨干倾斜,更好激发员工干事创业热情。
目前,洛阳共有博物馆、纪念馆102家,其中,三级以上博物馆17家,数量居河南省第一;国有博物馆48家,非国有博物馆54家。
洛阳市委政研室认为,与先行地区相比,该市大多数博物馆还存在发展理念保守、内生动力缺乏等问题,不能完全适应文旅深度融合发展需求。
具体而言,一是市场化程度低。事业单位重塑性改革后,洛阳市国有博物馆全部为公益一类事业单位,按照传统事业单位管理模式运转。目前,仅洛阳博物馆、洛阳古墓博物馆名下保留有企业,分别为文物保护与修复雷竞技苹果官方网站、古博壁画保护研究中心雷竞技苹果官方网站,其他博物馆尚未设立市场经营主体。全市博物馆普遍缺少与知名创意设计机构、运营管理机构、营销策划机构深度合作,对文物资源开发利用不足,专业化市场化管理运营水平不高。
二是功能业态不够丰富。洛阳市多数博物馆还停留在收藏、保护、研究、陈列展示文物等传统功能阶段,在社交、体验、互动等衍生功能方面开发不足,沉浸式演艺、虚拟体验、高品质餐饮休闲等业态植入较少,特色消费场景营造不多,二次消费种类单一。文创产品开发与本地文物资源结合不够,品牌特色不突出、附加值不高、影响力不强,文创产品产生的收益与博物馆热度不相匹配。
三是引流效果不够理想。多数博物馆缺乏营销意识,对线上引流方式运用不充分,在打造爆点话题与亮点活动方面营销策划能力有限。特别是一些中小型博物馆,社会影响力本身有限,加上品牌意识不强、宣传营销较少,游客知晓度不高,常常门可罗雀,与大型博物馆“一票难求”形成鲜明反差。
调研报告指出,究其原因,归根结底在于洛阳市博物馆创新发展还存在一定的体制机制障碍。
其一,运行机制不灵活。按照事业单位改革要求,公益一类事业单位不得从事经营活动,虽然近年来国家、省陆续出台相关政策支持文化创意产品开发,但相关职能部门对政策认知还存在一定差异,对依法合规推动博物馆管理运营机制改革还处于探索阶段,思想不够解放、改革步伐不大。国有博物馆受制于当前事业单位“收支两条线”财务管理制度,对财政拨款依赖性仍较强,经营性收入需按照政府非税收入管理有关规定全部上缴财政,无法纳入本单位预算进行自主分配使用,创新发展的积极性主动性不足。非国有博物馆虽大多属于非营利性企业性质,但由于体量普遍较小,内部管理不够规范,藏品开发利用水平不高,文创产业还没有形成特色化规模化发展。
其二,激励机制不完善。国有博物馆薪酬绩效自主调节的空间十分有限,参与文化创意产品开发的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收入尚未与工作业绩、岗位价值实现有效挂钩,存在“干多干少一个样”、“吃大锅饭”现象。非国有博物馆经费主要由创办者承担,或依赖社会捐赠和政府补贴,往往只能维持日常运营和活动开展,工资收入普遍较低,更没有建立行之有效的激励办法,无法充分调动工作人员干事创业积极性。
其三,人才引育机制不健全。大部分博物馆在现有体制约束下,人才引育自主权不足,缺乏对人才队伍建设的长远规划,人才结构不合理、专业人才较少、领军人才缺乏等问题普遍存在。尤其是关键领域、关键岗位人才短缺更为严重,既缺少高端创意人才,又缺少经营管理人才,难以有效支撑博物馆高质量发展。
在这篇调研报告中,洛阳市委政研室提出,应借鉴先行地区经验做法,分类分批推动博物馆管理运营机制改革,多措并举提升博物馆市场化运营能力,大力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推动博物馆成为文旅融合发展的重要支柱。
包括:规范推进“两权分离”改革,鼓励引导博物馆在所有权不变的前提下,积极探索管理权和经营权分离,明晰文物保护主体责任和管理运营权责边界,依法依规、因地制宜促进文物价值创造性转化,真正让文物“活”起来。
广泛引入市场化机制,鼓励和支持具备条件的博物馆通过知识产权作价入股等方式投资设立从事文化创意产品开发的企业,不具备条件的博物馆可采取多家联合模式与社会资本合作设立企业,加强文物资源专业化开发利用。组建文化创意产品开发协会,建立大馆强馆与中小馆融合共建机制,加强文创产品协作开发,推进资源集中授权、产品联合营销、网络店铺共建共享等,提升文创产品规模化品质化水平。
丰富“博物馆+”业态,支持博物馆在保持公益性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形象品牌、藏品资源、场馆空间等,依托企业进行市场化运营,培育文创研发、文博研学、陈列展览、实景演艺、餐饮住宿等多元业态,加强与青年人喜爱的各类新茶饮、国潮化妆品、潮玩等领域的合作,将博物馆打造成具有深度体验感的文旅目的地,实现博物馆可持续发展与服务质量提升的双赢。
创新引流变现手段,用好线上移动端、短视频、交互式传播方式,针对不同游客的年龄结构、消费水平等,通过抖音、微博、小红书等新媒体平台,开展全方位精准推介引流。同时,积极与知名企业商家、影视游戏、传统非遗等合作打造联名IP,实现品牌跨界联动,将市场关注度和吸引力有效变现,以博物馆为支点撬动新型文旅消费,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
在激励制度方面,洛阳市委政研室提议,坚持“多劳多得、优绩优酬”,引导博物馆优化内部分配机制,根据不同岗位工作性质、特点和职责,实行差异化考核,建立文创产品开发、研学等重点项目专项激励机制,推动绩效工资重点向关键岗位、高层次人才和作出突出贡献的人员倾斜,破解绩效工资分配“平均主义”问题,最大限度激发员工干事创业活力。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